2021年的暑假即将画上句号。从来没有一个暑假,DG游戏教育政策的出台如此频密,并且从出台到落实的时间间隔如此之短,执行力度如此之大。 从暑期托管的普惠式推广,再到“双减”政策的高规格发布,学生、老师、家长、学校、教培机构……身处教育网络中的每个角色都在短时间内感受到重大变化。 如今,“双减”政策正式落地一个多月了,作为“双减”工作试点城市的广州,在这个“试行政策”的暑期窗口期,学生、老师、家长们到底经历了什么?“双减”政策下,他们迎来了怎样的变化?新学期将至,他们又将如何去应对? 学生 有人拍手称快 有人坦言减负要看“两头” 7月24日,“双减”政策正式发布。政策要求全面压减中小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等。 作为教育的主角——广大中小学生——对于“双减”政策各有感悟。 刚从小升初“杀出重围”的小艺告诉记者,“双减”让她松了一口气。小艺说,她从一年级开始就参加各种课外拓展和培优。小学六年来,她的周末被各种学科类和素质类培训班排得满满的,在妈妈车上吃饭和睡觉是家常便饭。今年小升初,小艺被广州外国语学校录取,但这个暑假她还是被妈妈报的培训班安排得满满的。对于“双减”政策下不能在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进行学科类培训的规定,小艺给了一个大大的赞。“我最爱看科幻类小说了,放假终于有时间看书了。” 五年级学生小六成绩一般,妈妈从三年级开始就给她报了语文、数学、英语的校外培训班,欧博注册不过小六连校内作业都完成得很辛苦,所以根本没有精力完成校外培训班的作业。“每个周末都跟大家一样赶集似的去上课,但学了什么回来我基本也忘记了。”对于“双减”政策,小六坦言:“作业是老师布置的,课外班是妈妈报的,只有他们减量我们才能真的减负。” 从小就是“学霸”的华附高一学生小林表示:“鞋子合不合穿只有自己知道。”小林告诉记者,校外“加餐”是根据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兴趣爱好做选择,所以他觉得自己的学习负担并不太重。“如果一定要追求绝对的平均,那我担心学有余力的学生会‘吃不饱’。” 家长 点赞“官方带娃” 期望学生评价机制更多元 7月9日,广州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做好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的通知》,表示今年暑期期间开始校内托管服务试点工作。全市十一区陆续发布暑期托管具体实施细则。7月19日,广州“官方带娃”正式开启。 不少双职工家庭对于暑期“官方带娃”拍手称快。家长李女士工作很忙,孩子即将升入小学六年级,面对小升初的压力,在暑假前一个多月,她已经给孩子报好了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校外培训班。“整个暑假时间排得挺紧的,为了让孩子放松一下,我们还在暑假初期安排了一次外出旅行。如果早点通知暑期校内托管,我们可能会尝试着让孩子在学校完成暑期作业。” 王女士是广州一名高校教师,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女儿在暑假过后要升五年级了,儿子从9月份开始读小学一年级。“双减”政策落地后的这一个多月,欧博代理她都在关注相关报道和政策解读文章。 王女士说:“我觉得‘双减’对大多数家庭来说确实是解脱,现在教育‘内卷’太厉害了。就拿我女儿来说,在她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全家就很焦虑了,因为听很多过来人聊小升初前的准备,他们说要想读广州比较好的初中,奥数和各种杯赛成绩是标配。我们也尝试着让女儿去学奥数,可是她真的不感兴趣,我们为孩子简历上没几个拿得出手的数学杯赛成绩苦恼和焦虑了很长一段时间。” 与王女士有同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谢女士的女儿今年小升初,她的优势是英语,但从四年级开始,为了上广州一线初中,她开始硬着头皮学奥数。谢女士说:“我女儿不是那种有数学天赋的孩子,但她贵在勤奋和要强,会为了自己定下的目标努力奋斗。说实话,看到孩子学奥数很辛苦,我们家长风雨无阻地接送也很辛苦,我曾无数次想放弃,但最后为了小升初,大家都咬牙坚持了。” 王女士认为自己的孩子比较幸运,正好赶上了“双减”政策,欧博官网“我觉得‘双减’对于我家这样的孩子来说是一种解脱。”王女士告诉记者,大多数家长对“双减”政策的效果仍在观望,“其实我们就是特别希望学校能够多维评价孩子,而不只是用分数来衡量。那些经历过小升初或者即将小升初的家长之所以如此焦虑,关键还是学校在选拔学生时主要看重成绩。如果学校能改变评价学生的尺度,家长的焦虑才能真正缓解。” 学校老师 看好“双减”政策落地 走出教育“内卷”怪圈 “双减”政策一出,不少老师纷纷点赞。广州某中学语文老师肖老师觉得,不少学生从小在校外补习过度了,上了高中就目光短视,急功近利。2015年高考,他所教的两个班语文平均分都超过120分。对于肖老师来说,这份成绩单,既是对他冒险试水、苦心坚持三年“深度阅读”的交代,也是他“用阅读而非纯应试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理念最有力的注脚。在被“短平快”的功利主义控制下的中学课堂教育中,肖老师的尝试有着特别的意义。 但是,没过几年,当他再一次教高一时,肖老师发现他的深度阅读课已经上不下去了。“我在课堂上给学生们发散知识点,建议学生多阅读、广阅读,甚至不提供书单让他们自由阅读时,遭到一些学生的反对。他们觉得我在浪费时间,欧博娱乐语文课就应该讲重点和考点,他们没这么多时间看课外书,还有其他科目要学习呢。”肖老师说。 肖老师在课下还专门找这些学生谈心,告诉他们高一高二的语文学习应该“厚积”,广泛阅读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很关键的一点。只有高一高二“厚积”了,到了高三讲考点的时候,学生才能比较好地运用之前所积累的知识去迁移和运用。“尽管我苦口婆心地跟学生解释,仍然有一小部分学生理解不了,他们习惯了校外培训机构老师直接讲重点难点,要自己去梳理知识,他们不知从何下手。” 与肖老师有同感的老师不少,他们越来越感受到学生过多的课外补习和刷题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是背道而驰的。不少老师也都曾建议学生减少校外培训,跟着学校老师的步伐走,但因为陷入“内卷”怪圈,人人都不敢停下参加校外培训的步伐,学校老师的苦口婆心劝说也收效甚微。 现在,他们看好“双减”政策的落地,因为这更加突出了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校外培训机构 关停、调整、转型 等待开学后的明朗政策 位于天河区岗顶的华晟大厦周围,几乎云集了广州最主要的几家教辅机构。以往的周末,这里人头攒动,大厅里的三部客梯远远满足不了家长和学生的需求,一位家长告诉记者,每次在高峰期去20楼以上的机构陪孩子上课,电梯至少要等10分钟。 记者近日走访了这座大厦,在“双减”政策冲击下,大厦前门可罗雀,与昔日的人流如织形成鲜明对比。记者上楼走访了几家知名的课辅机构,以往机构大厅很醒目的成绩榜没有了,有的机构甚至直接大门紧锁,门上贴着停课告示。 记者以家长身份前去一家知名一对一辅导机构咨询。课程顾问的第一个问题是:“请问孩子可以在周中上课吗?因为我们学科类培训只能在平时的放学后,周末和寒暑假都没法上课,所以我们有必要先了解孩子平时是否有空过来上课。”此后,课程顾问也只是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并未推销课程,并让记者留下信息,等9月份开学后政策明朗了,再告知是否可以报班。课程顾问还透露,机构现已推出不少素质类课程,比如少儿编程和美术课,9月份开学后的周末,这些素质类课程可以开课。 而在以往,他们通常会很热情地向家长推销机构的名师和课程,并称课程买得越多越划算。 “双减”政策下,不少学科类培训机构相继关停、调整、转型。近日,广州本土教辅机构罡得教育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致罡得学员家长的一封信》,宣布将于8月31日关闭所有门店,请还未申请退费的家长联系相关工作人员到校区办理退费事宜。 仍想活下去并且尚有余力活下去的校外培训机构选择了转型,素质教育、校内外托管、职业教育成校外培训机构转型升级的三大关键词。据了解,新东方、好未来、卓越教育等企业均已加大对素质教育的布局。比如北京新东方成立素质教育成长中心,专注学生五育目标发展要求;今年下半年以来,好未来接连调整品牌结构,推出励步儿童成长中心和系列素质教育新产品;卓越教育今年不断深化探索“素质教育+社区”新模式,在围棋、舞蹈、美术等领域完成品牌布局。 机构老师 职业荣誉感骤降 有老师离开教培行业 校外培训机构转型,必须随之转型的还有机构的老师们。 黄老师是广州数学培优界一位小有名气的老师,近些年,他培养了不少竞赛尖子生。2015年,他成立了自己的机构,专做竞赛培训类项目。不少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一直跟着黄老师学习。 “双减”政策落地让他面临挑战。“我们这种小机构现在最担心的是生存问题,我们没有宣布裁员,但是周末和寒暑假不能上课了,明显课时少了,相应的老师的课时费就少了一大截。”黄老师还说:“以往社会对我们校外培训机构的老师还是有比较高的认可度,培训机构也有很多优秀的老师确实潜心教研和教学。而如今这个职业的荣誉感骤降。” 黄老师目前已经被一所民办学校“挖”去当数学老师了,但他表示:“现在民办学校也面临着转公办或停办的问题,我也想去公办学校当老师,但在公办学校如果没有编制,会有很大的落差。” 某机构数学老师小傅去年刚毕业,在“双减”政策下,他也面临出路抉择。目前他还在机构坚守着,小傅告诉记者:“我真的很喜欢当老师,现在只能周中的晚上上课了,看看新学期学生和家长的报班情况吧,实在经营惨淡的话,我可能会去考研或考公务员吧。” 近日,智联招聘发布《2021教培行业人才市场分析报告》显示,教培行业一线城市招聘收缩幅度大,7月发布职位数比政策发布前的3月下降32.4%。 专家建议 通过购买服务解决校内托管 保证学校老师教研备课时间 1.“双减”政策下,如何保证学校老师的休息和教研时间? 面对新学期即将来临的“双减”以及“5+2”(周一至周五5天,每天校内课后托管时间至少2小时),不少小学老师很担心每天增加了2个小时的托管时间,老师的休息时间很难保证。 广州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广州华美英语实验学校校长陈峰建议,政府可以尝试通过购买服务和吸纳大学生志愿者进学校辅导孩子作业的方式解决校内托管问题。他提到,托管领域也是教培机构转型的方向之一。不少校外培训机构正在布局课后托管服务,学校也可以遴选购买他们的素质教育课程,将之加入校内课后托管的服务,毕竟培训机构在教研、师资团队培训也是很有经验的,校内课后托管可以吸纳其精华之处。 2.学生不参加校外辅导,学校老师能否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广州市某重点小学的陈老师告诉记者,以往很多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校外培训上,“这些学生超前学习了,上课不听课,甚至偷偷做校外的习题,下课没时间做校内作业又去赶班了……”陈老师说,这些学生其实学习压力很大,学习成绩却不见得很优秀。假如他们能跟着我们校内老师的节奏,一步一步往前走,我们完全有信心把他们教好。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化学老师汪娜现任教高三,她觉得“双减”政策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说,最关键的是向课堂要效率,老师要在课堂上把知识点讲透,让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就把难题解决了。 也有教育界人士提醒家长,不能把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完全归因于学校教育,家长也要付出家庭教育的责任,如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作息等,这些都是家长的责任。只有家校合作携手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3、“双减”对学生和家长来说,教育焦虑真的可以缓解吗? 新学期开始,“双减”逐渐奏效,是否可以缓解教育的焦虑? 近日,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杨振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一席话,很形象地回答了如此疑问。他说:“当部分学生去培训的时候,会提高他们的分数;但是当所有学生都去培训的时候,可能只会提高分数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剧场效应’造就的结果只能是学生牺牲全面发展的时间去反复操练、操练反复,反复培训、培训反复!它不仅伤害了学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成长和身心健康,同时还会给家庭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而且从创新人才的培养角度来看,我们未来面对的是不确定的世界,我们今天只有‘广种方可博收’,通过减少培训,让学生全面发展,用自己确定的能力来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这才是我们今天‘双减’期待的目标。”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