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abg欧博官网|会员|注册|

科学发展观与学校现欧博注册代化建设

时间:2024-04-19 07:21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113 次
科学发展观与学校现代化建设 央视国际   2007年01月31日 08:02 来源: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欧博注册而用什么样的观念来指导发展尤其重要。教育究竟如何发展、学校应该如何发展,这是教育管理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

科学发展观与学校现代化建设
央视国际   2007年01月31日 08:02 来源: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欧博注册而用什么样的观念来指导发展尤其重要。教育究竟如何发展、学校应该如何发展,这是教育管理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观念不仅对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有重大指导意义,对教育发展同样也是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作者简介:谈松华,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顾问。

  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战略思想,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学习和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于认识和处理现阶段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科学发展观内涵与我国教育发展战略

  对于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有一个简洁的定义: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这就是它的基本内容。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发展,教育必须坚持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一)教育的全面发展

  其中包括三个内涵:第一,教育服务面向的全面性。也就是说,教育要惠及13亿人口,为所有的人群提供公平的教育服务。第二,教育发展内涵的全面性,即教育发展的内涵不只是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展,而是数量、结构、质量、效益的全面发展。第三,学习者发展的全面性,即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都能全面发展。

  下面是对上述三个内涵的解释。

  教育的效率主要是由市场来调节的,而政府的责任则主要是保证教育公平

  教育发展的全面性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教育要为所有人提供公平的服务,因此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原则,也是人权的基本内容。

  从贫困到小康,人们对教育的需求量不断上升。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同时也受供求关系制约,比如社会对教育有多大的需求,有多大的能力来满足这种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美国教育在过去两百多年中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让尽可能多的人受尽可能多的教育”,即还不能普及基本教育;第二阶段是“让所有的人受基本的教育,让更多的人受更多的教育”,即在基本教育上实现教育公平;第三阶段是“让所有的人受尽可能多的教育”,即最大限度地扩大教育公平。可见,实现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过程。

  在我国解决温饱问题以后,开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普及以后人们又希望接受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现在需求量较大,仍然是稀缺资源,不能充分满足社会需求,这就是目前最大的矛盾。那么在这一问题上公平和效率怎么体现?我们原则上讲教育要体现公平,欧博代理要坚持教育的全面性,但我们13亿人都想去上大学行吗?这是不可能的,只能一部分人上大学。我们也都想上最好的学校,可最好的学校只有一部分。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要在供需出现矛盾,供给不能充分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运用效率原则,即市场机制,以此来调节稀缺资源的供求关系。比如要上民办学校就要交纳较高的费用,上优质公办学校就要交较多的“择校费”,也就是用价格来调节。这个原则实施以后,积极的方面是扩大了教育资源,比如说办民办学校,增加了学习机会,然后收取较高费用,又增加了学校的教育经费,可以满足更多人上学的需要;同时它带来的问题是教育的不公平,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交得起这些费用,这源于家庭的支付能力不同,对于支付能力较强的家庭,用价格调节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那些弱势群体、那些支付能力较弱的家庭,就丧失了受教育的权利,这就造成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所以现在我们在教育领域运用效率原则、价格调节方式之后,就造成了教育机会严重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教育供求关系出现这种矛盾之后,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什么范围内用市场机制来调节,而这种调节又不要损害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所以教育发展观要求教育要全面发展,我们应该为所有的人提供教育机会。这就需要政府和市场在处理公平和效率问题上发挥不同的作用:效率主要由市场来调节,而政府的责任则主要是保证教育公平,即基本的公共教育服务由政府提供,可选择性、竞争性教育需求由市场提供。我们现在的问题恰恰是政府过多地承担选择性教育的责任,把本来有限的教育资源过多地投给少数学校,影响承担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所以在这里应当强调的是:政府要保证教育公平,这是教育全面发展、科学的发展观对政府的要求。

  当普及教育达到目标后,质量问题成为突出的问题

  传统的发展观单纯强调数量的增长而忽视质量的提高,我们讲科学发展观首先就是一个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问题。我们要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当我们的教育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当然要扩展数量,欧博abg给更多的人提供教育机会,因为没有数量就谈不上质量;而当我们的普及目标基本实现以后,即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应该把重点转向提高,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是要建立高质量的教育。我们今天讲国际竞争关键在人才,人才的背后是教育,而教育的国际竞争不是数量的竞争,而是质量的竞争。哪个国家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有竞争的优势。

  我们回顾一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日本,撰写了大量的教育报告,这些针对本国教育提出的报告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基础教育质量。其中美国是最明显的。美国在1983年里根总统时期就组织过一个高层次的“高质量教育委员会”,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它公布了一个有世界影响的报告,即《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这份报告指出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在下降,日本的国际竞争力正在超过美国,所以他们提出20世纪80年代美国遇到了“第二次珍珠港事件”。第一次珍珠港事件日本是用军队突袭美国,而这次日本是用商品突袭美国,占领美国市场。这份报告还指出日本能占领美国市场的原因是日本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质量高于美国,所以美国派以教育部长为首的几十个代表去考察日本教育,回来写成报告。到20世纪90年代,当又一次科技革命出现的时候,美国又把日本远远地抛在了后面。现在轮到日本来反思其教育了,日本的教育和中国一样比较重视基本训练,但日本教育缺乏个性化,所以碰到新的科技革命的时候又被落在了后面。美国和日本都在国家发展的背后找到了教育质量问题的原因。因此,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今天,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谈到质量,我们必然又会联系到质量的评价问题,即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是高质量的教育?

  质量评价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目前质量评价通常是一种最终结果的评价,就是考试成绩,或说是中考、高考,大家无形中就把这些当作对一个学校的评价。这样当然也是一种评价的标准,但就这么简单地看待教育质量是不全面、不科学的。在这里要提到一种效能评价,这主要是一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在使用。这种评价方式不是仅仅看最终结果,用生产做比的话,就是看产出。仅仅看产出而不看投入、不看过程是不全面的,而效能评价则既看产出,欧博娱乐城又看投入和过程,这才是一种全面的评价。也就是说看进学校的时候是什么生源,而且要看学生的家庭背景,另外看投入还要看教师是什么水平,看生均成本是多少,最后看产出。所以运用效能评价是一种比较全面的评价,它关注产出,也关注投入,既关注硬件,更关注软件。硬件的建设对教育质量当然有重要作用,在没有基本办学条件的情况下,加强硬件建设,提供必要的办学条件,会提高教育质量。如果没有必要的仪器设备,没有必要的实验条件,没有必要的图书,当然会影响教育质量。另外,包括网络建设、信息化建设等,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对教学质量是有影响的。但是当这些基本条件具备以后,搞很多花花草草的东西就不一定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了。一个学校的教育水平不是反映在它的建筑上,而是反映在师资水平上。

  大众教育并不排斥精英教育

  党的十六大提到了这样三种人才: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个表述已经概括了人才类型的全面性,也就是我们教育要大量培养的是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种专业人才,这是我们为社会服务的主要方面。但这并不是要排斥培养少数精英,即拔尖创新人才,大众教育并不排斥精英教育。

  我们在发展大众教育的同时不要忽视了那些有特殊才华人才的发现和培养。中国不是精英太多,而是精英太少,质量不高,真正能够达到国际前沿水平的人才严重短缺。目前严重短缺的是国际型人才,就是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参与国际竞争、通晓国际规则的人才。例如,我们培养了那么多的会计师,但是真正懂得国际财务结算的国际注册会计师严重短缺。没有国际注册会计师,就难以进行国际财务结算。

  (二)教育的协调发展

  这部分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二是教育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前者主要是指教育要适度超前发展,后者是指教育系统内部的数量、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调发展。三是教育形成要素的协调发展,这是指教育的均衡发展。这三个方面都有一些政策和战略上的选择。

  教育要超前发展,但这个超前的度受物质条件制约

  教育在社会上的地位正在不断发生变化。我们经常用这句话来形容这一变化,“教育正在从社会的边缘进入社会的中心地位”。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应该是处于先于经济发展的地位,即教育先行。而以前我们通常是认为经济发展之后再发展教育。教育首先要超前,但这个超前的度是要受物质条件制约的。在这里“超前”主要是指政府对社会资源的配置,abg欧博注册也就是说教育在资源配置中所占的比例以及它的优先次序。在此我提出这么一个观点:在工业化的早期和中期,教育应该同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超前。比如像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现在均处于工业化的中前期,工业化建设必须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像交通、能源、通讯等都属于基础设施,这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础,没有它们是发展不起来的,而教育则应该跟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超前发展;在工业化的后期,科技工作应该超前,因为此时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就要利用科技发展带动经济发展,而教育又要先于科技发展,这样才能实现教育适度超前的要求。

  适度超前发展首先要求政府对教育投入要优先保证。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以后突出表现在教育投入在总量上有明显增长,数据表明80年代政府投入增长了3倍,90年代政府投入增加了4倍。总量是增加的,但是占GDP的比例到2005年仅为2.99%,人均教育经费大概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实际上,我们现在的教育发展仍然没有真正落实适度超前这样一个目标。这样的一个教育投入要支撑我们这么大的一个教育系统是难以维持现有教育运行的,现在教育中出现的大量问题就是与政府投入不足有密切关系。要解决适度超前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增加政府投入。

  建构教育结构既要从教育内部,又要从社会需求和就业两方面去考虑,把教育和社会联系起来

  下面主要讲一下中国教育结构选择中的难点问题:

  一方面是教育资源的短缺要求尽可能地实现低重心的教育结构,学历层次不宜过高。在普及教育目标实现以后,关于教育结构问题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我们仍应保持低重心的结构,但相当一部分理论工作者认为现在应该提高教育结构重心,加快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也要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比重,也就是说教育分流要逐渐从初中后分流推迟到高中后分流,这就产生了教育结构重心到底是低一点好还是高一点好的分歧。从我国教育资源短缺情况来看,如果教育重心提得太高,必然会增加受教育的年限,受教育年限延长,教育经费也就必然会增加。

  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又要求延长教育年限,推迟就业;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助长了学历的提高,学习年限的延长。这些因素要求提高教育结构的重心。解决此矛盾的关键在于教育,尤其是非义务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资源利用和配置的效率。

  由此可见,建构教育结构既要从教育内部,又要从社会需求和就业两方面去考虑,把教育和社会联系起来。

  现在教育结构选择中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个就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选择问题。基础教育是高等教育和整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教育,国民素质不可能提高,另外高等教育也缺乏基础,所以很明显,基础教育是我们发展的重点。现在国家制定并发布了《2003年到2007年教育行动计划》,教育部还在制定“十一五计划”。现在还在讨论高等教育究竟怎么发展,因为高等教育发展和基础教育的关系是很密切的,总的一个想法就是不能像前几年那样超常发展,而是要保持一个稳定增长的势头。

  我国大学的注册制度现在比较僵化,如果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以上以后,就必须改变现有入学制度,逐步实行分类考试,多元录取,宽进严出,实行学分制,学制也不限四年,可以适当延长。当然少数高水平大学、研究性大学还要进行选拔。到那个时候,基础教育目前激烈的升学竞争有可能得到缓解。

  第二个问题就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问题。前两年由于高校的扩招导致了中等职业教育的严重滑坡,所以原来有一种说法就是要普及高中教育而不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取消中等职业教育,但现在看来是不合适的。从这两年的就业情况来看,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甚至要比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要好,这就证明了社会上还是需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因此高中阶段分流在现阶段还要继续实行。

  第三是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之间,我们还是过于重视学历教育,忽视非正规教育,而人们要学习各种知识和能力既可以通过学校的正规教育,而更多地还是通过大量的非正规教育,所以培训应该成为今后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方面。美国企业的培训费用相当于美国高等教育的经费,可见其培训发达的程度。有材料显示中国目前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经费每年是2.5亿美元,预计在今后五年到十年之内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费用会突破40亿美元。这就是说我们今后的教育要改变过于看重学历教育这样一种情况。

  协调发展还有一个含义就是动态均衡发展。教育的均衡和非均衡发展是一种策略,一种状态和格局。我们从20世纪80年代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即梯度发展战略,也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这一战略可以加快发展速度,但带来的问题是拉大了发展的不均衡性,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破坏了一种合理的协调发展关系。虽然非均衡在一定阶段是需要的,但严重的不均衡反过来会影响发展。由于历史、区域、政策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教育上也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问题,直接影响了教育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也造成了教育机会的严重不公,进而影响社会的公平和公正。教育的不公平会引起或加剧社会的不公平,因为教育具有社会分层的作用。所以我们今天看待教育的公平问题要从社会的公平、公正出发来考虑。

  (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是要讲学历,教育是要传授知识,但是仅仅强调学历和知识而忽视能力的教育不是可持续的教育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三点:一是确定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二是人的可持续发展,以能力建设为本;三是教育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学习型社会。我们现在更强调将学历、知识作为学习的最终目标,教育是要讲学历,教育是要传授知识,但是仅仅强调学历和知识而忽视能力的教育不是可持续的教育,因此必须要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能力建设可以从很多方面讲,美国劳工部专门有这方面的报告,世界劳工组织也发表过报告,提到以下几种能力:基础能力、核心能力、职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其中基础能力指读、写、算等;核心能力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职业能力分为通用职业能力和特定职业能力两种。这些能力都是适应社会所必须具备的,一般认为基础能力主要是靠学校教育获得的,职业能力主要是通过工作实践获得的,而核心能力是在学校和工作过程中培养的。按照这一标准来设计,我们的学校到底能为学生提供一种什么样的能力?现在学校教育提出的建构主义、多元智能、主体性教育等理论,以及实践中的参与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都是与能力建设和培养有关的。也就是说我们要改变在培养学生素质上以往单一的观念,另外就是要强调在整个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把能力培养作为基本的线索。其次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它包括学校教育,这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主干部分;另外一个就是在职教育,就是在工作岗位上的教育,也叫继续教育,但在职教育含义更广一点,既包括继续教育,也包括岗位培训,还包括转岗转业的教育;再一个就是社会教育,它既包括基础教育的校外教育,又包括各种社会机构、大众媒体、各种文化机构提供的教育服务;还有就是网络教育。

  构建学习型社会有以下要素:

  第一,新型的学习者。学习型社会的学习者至少有两个变化:一是学习的对象扩大了,不仅是在校学生,而要覆盖全社会,即全民学习;二是学习的动机丰富了,不仅是为了谋生求职,更是为了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满足精神的需求;第二,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的学习组织不应只是学校,所有的社会机构都应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包括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政府,等等。现在学习型企业理论发展得非常快,麻省理工学院出了一套丛书专门论述如何建立学习型企业,谈到学习型企业的学习是非常生动丰富的。现在他们又进一步出版了《学习型学校》。人们讲学校就是学习型组织,但是并不尽然,如果我们的校长、教师自己并不是一个学习型社会真正的学习者,那么这所学校就不一定是学习型学校。要建设学习型学校,需要从制度上来保障,我们现在的制度是适应学校教育的制度,如考试入学、毕业、毕业文凭等。学习型社会中,人们不只在学校学习,在各个地方都能学习,所以我们就要建立一种制度使在不同机构的学习都能得到承认。英国有终身教育卡,韩国和荷兰等国有学分银行,这些都是为适应学习型社会而提出来的。

  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学校现代化建设

  讨论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是要用它来指导学校的现代化建设。

  以人为本当然包括教师的发展,但更重要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也就是说我们学校的各项建设和规划都要围绕着有利于学生发展来进行

  我们现在提出学校要有三个规划,即校园建设规划、学科建设规划和师资建设规划。这三个可以说是学校的基本建设,任何一个学校都要有这样三项建设。华东师大一位教授专门研究了无锡一个中学校长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20多年的工作笔记和日记,看他在不同阶段都做了什么事情,发现其中就包括了这三个建设。当一个学校没有基本的校园环境建设的时候,校长的精力必然会放在如何建立一个好的校园环境上,校园建设是学校的物质基础建设;当校园建设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就开始强调学科建设,中小学主要是每门课程的建设;而课程建设最关键的是教师,因此这三个建设是学校的基本建设。这三个建设都有不同的要求,但其中必须贯穿一个“以人为本”的思想。

  比如说校园建设,是追求别人看得漂亮,还是要渗透一种对学生的关怀,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当然“以人为本”包括了现代化建设的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这三个层面建设的核心就是人的现代化,即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一个学校即便是有现代化的设施,如果教师的观念、行为是传统的,那这个学校就很难说是一个现代化的学校。当然教师的行为也必然影响到学生。另外就是现代化校园的建设,这是学校建设的物质基础之一,今天我们讲校园建设主要指校舍、设备、图书等,但凡是有条件的学校都应建设信息化的校园。当然不同地区在信息化校园建设上有不同的模式,有条件的可以建设校园网与互联网连接,没有条件的可以共享学校资源,等等。所以,国内现在在信息化校园建设上,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条件采取不同的模式。现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是由低到高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而且学校对信息技术设备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应该追求实用。对于学校来讲,关键是如何通过教师将信息技术和教学整合起来,只有二者整合起来才能使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发生质的变化,这一点作为校长是应该予以特别关注的。

  当学校是政府的附属机构的时候,它就建立不起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

  现在学校工作依法治教不够,法在广义上讲也属于制度领域,所以制度的创新是各种建设的保证。首先是确立学校自主办学的法律地位,要界定学校和政府的关系,没有这一条学校就无法建立现代制度。因为当学校是政府的附属机构的时候,它就建立不起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所谓自主办学的法律地位就是说学校不是行政机构,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而是独立的办学实体。其次是制度规范的治理结构,也就是学校内部的治理结构。比如说学校有三种力量起作用,即行政力量、学术力量和市场力量,在学校的治理结构中如何协调这三种力量的关系,另外在学校中还有决策、执行、监督这三种组织的关系。再次就是学校要有双向参与的运作机制,就是学校不能封闭起来,必须与社会建立良好沟通,社会要参与学校的建设、管理和教学,学校也要参与社区的建设,这种制度才能与社会形成一体化。第四就是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和文化是学校建设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我们现在强调一个好校长能够办一所好学校,这是正确的,但是校长的办学理念、办学经验如果不能形成制度,那么它就很难成为学校共同的行动规划,也不能持续地指导学校发展。校长是要变换的,如果校长的理念成为制度融入学校,那么它就会不断延续下去,成为共同的规范。学校的文化积累会成为这所学校的精神力量和纽带,使学校的每个成员凝聚在这种精神周围,这所学校才能办出自己的特点。

  有人认为知识社会的管理者应该有两种文化,一种是管理文化,一种是学术文化,尤其是校长要兼备这两种文化,这样才能做一个称职的校长。

  观点快递:

  改造薄弱学校除了政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更重要的是学校要挖掘自身潜力,加强对学校“软件”的改造。――湖北荆州市沙市区南桥中学文久江

  “马太效应”最早见于基督教,是说富有的人越来越富有,贫穷的人越来越贫穷。富有的,人们往往还要再多给他;贫穷的,人们不但不给,反而还要剥夺。近年来,有些地方在评优、推选各级先进工作者时,始终固定在有限的几个人身上,凸显“马太效应”的特征。而只有真正突出“德、能、勤、绩”的考核,才能更广泛地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山东枣庄市特殊教育学校孟凡伟

  校长是领导者,领导者强调“领”和“导”,“领”即“引领”,“导”则“引导”。目前校长的管理者角色被过度强调,而领导者和教育者的角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校长既然也是教育者,就应从事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以求“进得了课堂,讲得出名堂”。――四川省广元师范学校杨忠

  “齐抓共管”是社会上的流行语,在学校管理中,有不少学校也提出德育“齐抓共管”,教学质量“齐抓共管”之类的口号,似乎“齐抓共管”就是万应灵丹。然而,事实却证明,“齐抓共管”是少抓少管、不抓不管、开脱责任的预告,是执行力缺失的表现。――福建省南安市福玲中学黄文龙

  教师发展是需要支撑的,教师的知识分子的属性显示,自我鞭策比外界督促效果要好,成功激励比挫折造境更强。管理者要营造一种氛围,提供多个平台,唤起老师的发展欲望,让老师们自主地去建构自己的精神后院。――广州华美英语实验学校周淑梅

  “严格管理”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确实能起到相当大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缺乏对学校和教师的自主权的尊重,将会导致教师缺乏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欣赏,最终丧失自主意识、专业品质和能力。重“管”轻“理”,剥夺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管理,必将伤害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三中学朱松华

  在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中,教育部门欲采取“以考代训”的办法,提高师德素质。考试合格者师德培训合格,考试不合格,需重新补考。试问师德能通过考试提升吗?高尚的师德不是靠培训造就的,更不是靠检查、评比、竞赛造就的,好的制度加上教师的自我期许,才是高尚师德形成的必经之路。

责编:唐昊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4-12-05 02:12 最后登录:2024-12-05 02:12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